“一家好的乡间民宿,要有烟火气,更要有人情味······”
“建议可以多走出去看看,把好的设计方案与经营理念‘引进来’······”
近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乡村共富夜谈”在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白牛村千年古樟下举行,行业文旅大咖、乡村运营师、民宿主与当地村民围坐一圈,就着一杯清茶,畅谈在经济复苏大背景下,民宿行业如何“破圈”,新型乡村旅游如何“出圈”。
为何在这样一个时间点,要举办这样一场夜谈会?
当前,“五一”小长假热让昌化民宿的预定量“节节升高”,看到以前的邻里街坊纷纷开了民宿、鼓了口袋,不少农户“坐不住了”。“我们在村落调研中发现,不少村民有开办民宿的意愿,却不知道怎么建、如何经营。”白牛村运营商、星玥文旅负责人罗星玥表示,白牛村当前乡村业态较为丰富,参观考察学习的团队较多,但受住宿条件限制,当下来看,“流量”转换为“经济”的动能还不强。
为提升运营的综合品质,破解“痛点”与“堵点”,增强村民的发展信心,在前期与昌化民宿协会充分沟通后,星玥文旅与民宿协会一起牵头张罗了这场别样的“秀美昌化民宿小集群白牛座谈会”,让专家、民宿经营主体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,解疑、破难、定心、同行。
这场座谈会,主要谈些什么?
先来看看昌化民宿行业发展现状——近年来,昌化镇依托浙江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创建、“一村一品一业”共富产业体系建设,借助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,共培育、发展乡村民宿58家,配套400余个特色住房,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超过300名,并衍生发展农产品带货、直播经济从业人数80余人,全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。
同时,成立了“e起牛”党建联建新农人行业组织、昌化民宿协会等组织,打造了“牧羊谷”民宿群、“苏大叔”红盟带货直播等品牌,推动区域抱团取暖、携手奋进。
那么,当前村民的困惑在何处——怕折腾。建设、经营民宿是一个系统工程,少不了在设计、建设、装修上投入一定的时间与精力。怕“无人问津”。建成后,万一客流量没达到预期怎么办?怕同质化。临安西部乡间民宿这么多,我家民宿靠什么“破圈”?
再来听听围绕如何经营一家优质民宿,专家们的意见怎么样——要打好创新牌。好的民宿既离不开好设计、好环境、好服务,更离不开特质的民宿文化,要在设计民宿小场景、推出系列伴手礼、加强宿与人之间的互动上做文章、下功夫。要打好乡愁牌。好的民宿要有乡村的气息、乡土的味道,用田间地头的体验凝聚人,舌尖上的乡愁味留住人,给客人更多的归属感。要打好联动牌。要做强民宿小集群,推动区域更深层次的抱团发展,加强与景区、餐饮的联动,给客人更多“吃喝玩乐娱”一体化的消费体验。
据不完全统计,本次夜谈后,共有8名农户提出建设民宿意愿,“民宿产业在昌化已有一定基础与规模。接下来,我们将做好典型引领、资源联动、抱团发展三篇文章,为民宿主提供更优营商环境,积极构建游村落景区、住山乡民宿、吃唐昌风味、品地域文化、购红盟好礼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。”昌化镇相关负责人说。